占地面积是什么

对于建筑物而言,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有或使用的土地水平投影面积,计算一般按底层建筑面积。这也是通常用于计划地块的建筑密度的计算,其公式是:建筑密度=占地面积/土地面积。

占地面积也可以指到手的空白地皮的平米面积,即地块总面积。在最初进行报批立项时,会经常用到“占地面积”这个词。

占地面积的计算通常按照底层建筑面积进行,而不一定是首层建筑面积。这是因为有些建筑物可能存在架空部分、外伸雨蓬等部位,在计算建筑面积时可能只计算部分面积,但在计算占地面积时这些部分都会被考虑进去。

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区别

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,它们在定义、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上有明显的区别。

1、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有或使用的土地水平投影面积,通常用于规划、土地使用和土地评估等方面。它可以是建筑物在地面上所占据的实际面积,包括建筑物的外墙面积以及与地面接触的部分,如地基、底层平台等。

2、建筑面积则是指建筑物内部的总面积,包括建筑物各个楼层的总面积,不仅包括建筑物的外墙面积,还包括内部的房间、走廊、楼梯、电梯间等空间的面积。建筑面积通常用于建筑设计、施工和使用等方面。

3、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。占地面积的计算通常是基于建筑物的外轮廓形状,而建筑面积的计算则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内部结构、楼层高度等因素。

4、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在实际中也有不同的意义。占地面积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利用,而建筑面积则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