挂牌价和成交价区别是什么
1、定义:挂牌价是指某物品、房产、股票等在市场上挂出的价格,是卖方公开宣布的销售价格。这个价格通常是卖方希望从交易中得到的金额,是交易过程中的起始价格。而成交价则是经过买卖双方充分参与,在一定的撮合原则下,由市场供需决定的公平、合理的价格,也是产品最终的交易价格。
2、来源:挂牌价通常由中介或卖方发布,而成交价则是买卖双方通过谈判、协商等方式确定的。
3、时间跨度:挂牌价往往只包括一段时间内的最低报价或卖方愿意接受的价格,而成交价则可能涵盖更长时间内的所有报价,最终达成双方都满意的交易价格。
4、可信度:一般来说,挂牌价的可信度相对较高,因为它是卖方公开宣布的价格,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而成交价的可信度相对较低,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如市场供需、谈判技巧、交易条件等。
5、经济意义:挂牌价主要用于评估市场价值和吸引买家,为交易提供一个起始点。而成交价则更直接地反映了买卖双方的谈判结果和交易成本,是交易实际达成的价格。
挂牌价如何确定
1、市场行情:市场行情是影响挂牌价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如果市场行情好,需求旺盛,那么挂牌价可能会相应提高;反之,如果市场行情低迷,需求不足,那么挂牌价可能会相应降低。
2、房屋实际情况:房屋的实际情况也是确定挂牌价的重要依据。这包括房屋的面积、户型、装修情况、楼层、朝向、采光、通风等因素。一般来说,房屋面积大、户型好、装修豪华、楼层和朝向优越的房屋,其挂牌价也会相应较高。
3、小区均价:在二手房市场中,小区的均价也是确定挂牌价的重要参考因素。房主可以根据自己小区的平均价格来挂牌,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房子的装修情况、是否带家具家电出售等因素来调整价格。
4、交通条件、商业设施等:交通条件、商业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会影响挂牌价。例如,位于交通便利、商业设施齐全的地段的房屋,其挂牌价可能会相应提高。
5、房产年份、硬件和初次购买价格:虽然这些因素在房产价格大幅上升的时期可能不太明显,但在对房产价值进行评估时,还是需要考虑折旧问题。合理的算法是每年折旧2%。